【綜研微語】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憑借多年在經濟特區以及工業園區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研究經驗,已為埃塞俄比亞、剛果(布)、毛里求斯、肯尼亞、印度、斯里蘭卡、白俄羅斯、密克羅尼西亞等國家特殊經濟區的立法、規劃、建設提供咨詢,輸出中國經濟特區發展經驗,同時積極推動中國企業從海外園區工程建設,向投、建、管、運全鏈條服務轉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的工作,即為“一帶一路”項目在海外切實落地提供智力支持,同時也是中國研究咨詢業“走出去”、輸出中國軟實力的良好實踐,得到了東道國政府和企業的高度評價。
2018年3月9日,是中國與西班牙建交45周年紀念,45年來,在兩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下,雙邊關系迅速發展,各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西班牙語是世界前三大語言,也是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之一,母語使用者達到5億,為世界第二多,僅次于漢語,全世界有22個國家以西班牙語作為母語,分別是西班牙、安道爾、阿根廷、洪都拉斯、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厄瓜多爾、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烏拉圭、委內瑞拉、伯里茲和赤道幾內亞,在美國也有四千萬人以西班牙語為母語。
一、一帶一路將使得中國加速擁抱五億人口的西語市場
目前西班牙是中國在歐盟內的第六大貿易伙伴,而中國是西班牙在歐盟外最大貿易伙伴。2016年,中國和西班牙的雙邊貿易額為274.4億美元,基本與上年持平。其中出口213.1億美元,同比下降2.5%,進口61.3億美元,同比上升9.46%。中國對西班牙的出口主要商品有:紡織品、機電、化工、輕工產品等。西班牙對中國出口主要商品有:機械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塑料及其制品、礦產品、醫藥品和農副產品。西班牙對華農副產品增幅達到了58%,而橄欖油、葡萄酒和啤酒對華的增幅分別達到了14%、23%、和45%。
在拉美的西語國家,中國是智利、秘魯和烏拉圭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智利是中國最大的銅礦供應國。中國是墨西哥、委內瑞拉等國的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還是阿根廷和厄瓜多爾等拉美國家的全球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拉美國家的前三大貿易伙伴分別為巴西、墨西哥和智利。
截止2017年,中國已經是絕大部分西班牙語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且雙邊貿易額度總體快速增長,這表明了中國與西班牙語國家在未來合作中的廣闊前景。中國對于西班牙語國家的出口主要以工業產品、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為主。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應以基建、制造業和產業園區為切入點走進西語國家。
二、西語國家對于一帶一路的認知正在升溫
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拉美西語國家人口達到4億,而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普遍比較落后,目前拉美國家正在出現軌道建設熱潮,中國高鐵則在其中具備很強的競爭力。隨著目前中國移動支付的普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已經走出國門,比如在西班牙機場,中國游客已經可以利用支付寶退稅。馬德里街頭也已經出現了小黃車,摩拜單車也開始在智利和墨西哥投放車輛,此類中國式創新通過“一帶一路”走進西語國家的例子不勝枚舉。
僅僅通過民間機構和個人推進中西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力度是有限的,而以國家大力支持為背景,通過一帶一路合作交流才是振興中國和西語國家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強心劑。2017年6月13日,巴拿馬正式和中國建交,由于巴拿馬運河在全球貿易的重要性,巴拿馬此舉為中國在美洲的航運和貿易增強了保障。中國以“港口+基建+產業園區+中國式創新”的發展組合實現和拉美國家的合作共贏之路,也是中國軟實力日益增強的表現。
相較于西語世界的拉美國家群,西班牙則地處歐洲,作為發達國家,西班牙的基建相對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較好,人均壽命長。西班牙作為一個中型國家,年均接待游客數量高居世界第二。2017年西班牙共接待游客8200萬人次,創歷史最高紀錄,其中中國游客達到新高71.8萬人。目前西班牙在接待中國游客數量和中國留學生數量上正在高速增長。2016年中國在西班牙的投資總額達到18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公司對可再生能源企業烏爾瓦塞爾公司的收購案和對西班牙足球俱樂部的收購。此外,華為已經是西班牙家喻戶曉的手機品牌,中西在通訊方面經貿和投資也越來越密切。
如今,在西班牙幾乎每家每戶的電視里都有介紹中國的CGTN頻道,以助西班牙人了解中國的經貿、人文和地理。2011年以來,學習漢語的西班牙人數從2010年時的約2.5萬增長到目前的4萬多,參加漢語水平考試HSK的西籍考生多年位居歐洲各國之首,如今西班牙在華留學生已達4000余人。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和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與習近平主席舉行雙邊會晤。拉霍伊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世界發展貢獻的中國方案,未來他希望西班牙能更好參與到“一帶一路”中來,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
三、如何通過一帶一路加強與西班牙的對接合作
1、在“一帶一路”概念提出以后,即使是新華社、人民日報和中國網的西語版一帶一路翻譯也各不相同。冠詞可以是定冠詞、不定冠詞或者不加冠詞,“帶”可以是“cinturón”或者“franja”,“路”可以是 “ruta”, “carretera”或者“camino”。一時間,各種媒體翻譯一帶一路的方法不下五種。好在,權威媒體和西語翻譯界都達成了共識,一帶一路即“la Franja y la Ruta”。 既然一帶一路已經確定了西班牙語翻譯是la Franja y la Ruta”,那么無論政府報告層面,涉西媒體層面,還有職業翻譯層面就都應該一致推行這種譯法。
2、加強與西班牙國家研發創新戰略計劃(Estrategia de Investigación, Desarrollo e Innovación)對接。重點對標西班牙重點扶持的科創領域比如醫療衛生、生物技術、能源與氣候變化、電信與信息社會、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以及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領域。
3、強化與西班牙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輸的國家戰略計劃(PEIT)對接。西班牙基建完善,在電信、環保、高鐵、生物技術、可再生能源、水處理、航天航空等領域都具備一定優勢。目前西班牙正在大力推進本國基建企業國際化。對于拉美西語國家的巨大基建需求,西班牙具備天然的語言優勢和文化相通的優勢,而中國則在電信、高鐵、生物技術、再生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具備建設成本低,建設速度快,建設效率高的優勢,且具備同時承接多個大項目的能力。在一帶一路的大環境下,中國可以對接西班牙的基建企業,形成合力,共同開發拉美基建市場。
4、推進中國新經濟企業在西語國家布局。在西語世界,華為和中興已經比較有名,在當地也有不錯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也有Zara(Inditex集團)這樣的西班牙服裝業巨頭,和數量可觀的西班牙可再生能源企業。中國在電子商務領域是全球的領跑者,引領了西班牙在這方面也發展迅速。支付寶和微信等移動支付手段已經成為了西班牙商人常掛在嘴邊的話題。目前中西兩國電子技術平臺正致力于5G技術的發展,比如由李嘉誠投資的西班牙電信巨頭沃達豐和華為上個月在西班牙成功完成了全球首個5G通話。隨著最近阿里巴巴大力布局西班牙,通過阿里巴巴的全球速賣通平臺,西班牙已經成為阿里的全球第二大國際市場。此外,新能源企業入駐西班牙,這和西班牙政府的可持續發展大戰略(EEDS)吻合,將被西班牙政府所歡迎,外賣和快遞企業的入駐則將大幅改善西班牙原本低效的物流和外賣的效率。
5、中國企業在進入西班牙市場之前應當準確評估可能會遇到的風險。西班牙工會是重要的政治和社會力量,目前實力較強的全國性工會有3個:勞動者委員會(CCOO)、勞動總同盟(UGT)和勞動工會同盟(CGT)。大型地方性工會主要有2個:巴斯克地方工會(ELA-STV)和加里西亞地方工會(CLGA)。中國企業當做好和工會打交道的準備,并且了解西班牙法律允許員工參與罷工這個基本情況,以對企業的發展做出有效的評估。
(82)
深圳外貿“含新量”的持續提升,既是其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果,也是深圳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地位躍升的重要體現?!吧钲诔銎贰辈粌H銷往發達國家市場,也持續享譽“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在全球市場逐漸占據重要地位。深圳應以主體動力、貿易方式、市場結構、增值能力、服務體系“五個升級”為突破,持續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