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產業定位、產業園區招商引資和運營、新城建設、投融資和政府經濟政策
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博士、國家注冊咨詢工程師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產業定位、產業園區招商引資和運營、新城建設、投融資和政府經濟政策
0755-82470534
zjm@cdi.org.cn
從事產業經濟、區域開發、科技創新和投資項目投融資咨詢十余年。具有大中型城市城區新興產業、五年綜合規劃,科技創新規劃等具有豐富經驗。擅長城市新區、高新區、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布局規劃。自2006年以來,深度參與深圳市工業區改造政策制定,承擔了深圳市100余項舊工業區更新產業規劃項目。
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民生福利發聲。多次接受鳳凰衛視、深圳衛視等媒體就國家和地方經濟政策、城市發展戰略、城市更新政策、房地產調控接受采訪。
典型項目
湖南省“十五五”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路徑研究(2024)
南寧五象新區科技創新規劃(2024-2030)
龍華對接香港創新平臺思路和策略研究(2024)
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關鍵環節高質量發展研究(2023)
南寧市青秀區“十四五”規劃思路與綱要
深圳培育更多世界500強企業對策研究
深圳市培育世界500強企業:目標路徑研究
從全球城市長期規劃看深圳2050戰略
深圳構建先行指標體系預判經濟走勢研究
一、舊工業區更新產業咨詢項目
深圳市龍崗工業區改造升級綜合研究及整體行動計劃
深圳市鹽田區“城中村”(舊村)改造總體方案
寶安區福永街道福安第一三工業城更新單元產業規劃研究
深圳市寶安區福海街道紅塘東片區城市更新單元產業規劃
廣州市白云區石門街紅星村綜合整治及發展規劃產業規劃
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產城融合綜合研究與行動計劃
深圳市羅湖東門北片區更新改造產業規劃研究
二、城市城區經濟戰略與規劃
從全球城市長期規劃看深圳2050戰略
南寧市青秀區產業發展規劃
福田都市核心區發展高端制造業的路徑研究
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羅湖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
基于國家戰略的深莞惠一體化合作前瞻研究
三、園區開發布局規劃
陽江空鐵樞紐概念規劃專項產業布局規劃
珠海市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唐家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城市雙修”暨一張圖更新產業布局規劃
深圳市龍華新區鷺湖科技服務產業園產業規劃
廣西廣投來賓能源基地產城融合示范區研究
深圳寶安中心區產業布局規劃
衡陽市衡陽深圳工業園產業發展規劃
四、列入市重大項目的投資可行性研究
富士康全球未來顯示技術及創新應用研發中心產業規劃及重大項目立項服務
融創坪山區冠瑛項目產業規劃及重大項目立項服務
海雅集團龍華區福民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產業規劃及重大項目立項服務
新疆喀什深圳產業園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衡陽深圳工業園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參與編著出版著作
《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參與寫作),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年3月。
《和諧城市化的德州模式研究》(參與寫作),廣東經濟出版社,2008年4月。
《中國經濟學史綱(1900-2000)》(參與寫作),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7月。
網絡發布
△綜研觀察|外貿出口困難加大,政策護航仍需加力 2022.09.08
△綜研觀察|10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勾畫出城市競爭力新排名 2022.09.03
“專精特新”一詞2022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信部專項政策的加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頻頻進入公眾視野。
△綜研觀察|城市更新萬億投資,深圳有何大動作? 2022.08.01
深圳早已進入存量土地開發時代。
△綜研觀察|穩住制造業基本盤,深圳使出哪些“招數”? 2022.04.25
“我們要通過不懈努力,穩住制造業的基本盤,讓制造業空間得到更好保障,讓搞實體經濟的企業更有信心、更有希望?!?/p>
△綜研看兩會⑤|2022年GDP增速如何“保五”? 2022.03.14
2月底,國家統計局發布統計公報,2021年中國GDP總額超過114萬億元、同比增長8.1%,遠超過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6%的預期目標。
△綜研觀察|“25萬億”與“東數西算”,新基建風生水起 2022.02.19
據《證券日報》報道,截至2022年2月16日,多地發布了2022年重大項目投資清單,總投資額至少超25萬億元(不包括未公布總投資的江蘇、浙江、貴州、四川),各地掀起了新一輪項目投資熱潮。
△綜研觀察|周軍民:“橫琴方案”四大巨變,高科技定位領跑發展新階段 2021.09.10
△綜研觀察|周軍民:深圳正在再造一個“小深圳” 2021.08.19
△綜研觀察|周軍民:年輕人福利來了,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問題已落地 2021.08.14
事實上,這次會議提到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是為新市民、青年人專門準備的,是我國力推10年保障性住房政策以來,第一次專門針對性解決年輕人的住房保障問題,非比尋常。
△綜研觀察|周軍民:力扛貿易摩擦,深圳上半年經濟形勢喜憂參半 2021.08.02
△綜研觀察|周軍民:“接管”土地出讓金,中央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動了真格 2021.06.07
近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稅務總局和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通知,將由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征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等四項政府非稅收入,全部劃轉給稅務部門負責征收。
△綜研觀察|王俊雅、周軍民:粵港澳大灣區應從六個方面加快創新高地建設 2021.04.19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
△綜研觀察|周軍民:中國在100萬億GDP之上如何轉向高質量發展? 2021.02.09
△深圳特區40年|周軍民:深圳綜改授權,用地擴權不擴容 2020.10.23
從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到首批授權事項清單,土地相關政策都是焦點。坊間常年流傳的深圳擴容和直轄都沒有兌現,但國家此次給予深圳的土地政策含金量十足。
△綜研視點|周軍民:深圳住房模式應吸取倫敦教訓,建的越多,長期問題越大 2020.09.02
△解決深圳住房問題未必要學新加坡,專家:建得越多,問題越大 2020.09.02
深圳的住房問題的出路是要在城市群里面去解決,在于利用周圍圈層來做產業和功能疏解,疏解配套住房需求。
△深圳住房模式應汲取倫敦教訓,建的越多,長期問題越大 2020.09.02
新加坡模式只是一個緩解深圳住房問題的短期政策,而不是一個終極模式。
△深圳特區40年|周軍民:40年財政收入增長近22000倍,深圳每平方公里誕生1.89億元收入 2020.08.30
△40年財政收入增長近22000倍,深圳每平方公里誕生1.89億元收入 2020.08.30
在深圳,每1萬人就創造了2.81億元的財政收入,每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誕生1.89億的財政收入。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重大影響與中國應對 2020.03.04
面對美國可能出現的疫情擴散以及中國已有10余例輸入型病例的現實情形,我國政府和民間都應為可能到來的超預期疫情做好積極應對準備。
△日本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關鍵的“十字路口” 2020.03.02
從整體數據來看,日本疫情可能處于早期階段,并未出現韓國那樣的大規模爆發,但對數據進行進一步分析以后,可以看出日本疫情仍然存在巨大的爆發風險。
△攜手香港,大灣區高等教育質量齊飛 2019.05.05
國家2035年教育強國戰略部署推動,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持續發力,廣東省的教育投入持續高增長支撐,大灣區在2020年完全能實現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達到45%以上的總體水平,將充分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一宏偉目標。
△一文讀懂全球六大灣區獨角獸競爭格局 2019-04-30
2019年全球327家獨角獸在地域上呈現出明顯的集聚效應,有188家獨角獸分布在全球六個主要灣區內,占到全球獨角獸約58%,其中舊金山灣區就擁有93家,占比28.4%。
△香港獨角獸現象顛覆你的認知 2019-04-16
近5年香港誕生了10家獨角獸。這充分表明香港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在迅速崛起,將顛覆香港科技創新能力不濟的歷史印象!
△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哪家強? 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哪家強? 2019-04-04
2015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的數量和估值快速增長,其中深圳、香港和廣州聚集了一批高質量的獨角獸企業。
△嚴管上市公司,推動中國股市健康發展 2018-04-28
3萬家上市公司,涉及上市公司千千萬萬從業者,億萬股民投資者。國家應當從戰略高度,不斷修正監管規則,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作為我國寶貴財富的上市公司,也應當肩負起壯大中國資本市場、提升國家競爭力、創造國民財富的歷史重任。
△開放十大舉措⑦|放開股比,中國汽車產業迎接入世后的“成人禮” 2018.4.19
中國產業發展歷史證明,只有開放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倒逼企業創新、集聚國內外資源實現更好的發展。汽車產業的全開放政策,不會導致汽車產業方寸大亂,中國自主品牌更不會因此失去市場。
△深圳將“出產”更多世界500強 2018.03.31
世界500強這種超大企業,表現出的是對基礎研發的引導和新產品的市場化、產業化過程中的技術集成優勢,具有兼并收購中小企業,實現其對各種創新的產業化整合,對深圳這個以高科技產業為基石的創新型城市而言尤其重要。培育更多的世界500強,對于深圳乃至我國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區域體系至關重要,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級大灣區的強力支撐。
△深圳正在再造一個“小深圳”
深汕合作區在第10個年頭迎來了比亞迪汽車進駐,深汕合作區的建設進入快車道,一個“小深圳”呼之欲出。
△“橫琴方案”四大巨變,高科技定位領跑發展新階段
學習“橫琴方案”發現其中蘊含定位目標、體制機制、產業重心和優惠政策四大巨變。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