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第六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在京舉行。我院城市化研究所榮獲“中國城市化影響力機構”,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出席峰會并代表城市化研究所領獎。此次獲獎是對我院在農民工市民化、土地制度改革、城鄉社會建設、城市新區建設、產城融合等城市化研究和咨詢方面工作的充分肯定。
1月7日,第四屆深圳學術年會高端學術論壇在我院舉行。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教授就“2013中國經濟發展分析與展望”發表了專題演講。來自深圳研究機構、金融機構、企業及媒體的16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1月9日,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成功舉行了首個交易日啟動儀式,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應春以及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會員企業代表等出席了啟動儀式。我院區域所全程參與了交易所從前期策劃、可研到注冊成立,再到正式運營的各個環節,與交易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得到了委托方的高度贊賞。
1月11日,美國馬里蘭大學約瑟夫教授攜該校36名學生、4名教師組成考察團到訪我院。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博士向考察團介紹了我院的發展歷程、物流所的研究咨詢成果以及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隨后,與約瑟夫教授和學生們一起就中國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國十二五規劃等方面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1月17日,美國亞太經合會資深官員亞圖•克夏,經濟與能源官員詹妮佛•懷特,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經濟官舒凱等一行四人來訪。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向來賓介紹了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計劃和目標,并介紹了前海對于我國金融業改革的實驗作用。雙方還就未來經濟中的新興產業進行了初步研討。
1月17日,加拿大政府樞密院辦公廳中國事務分析員華智高,加拿大領館政治經濟和公共事務領事陳素敏等一行三人來訪,了解廣東和深圳經濟發展趨勢。交流合作部部長馮月秋,以及劉建黨、楊秋榮、張祥等研究人員接待了來賓。
1月28日,由我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德國郵政DHL、德國西門子組成跨國課題組,對寧波城市物流規劃開展專項研究的成果,通過寧波市服務業綜合發展辦公室組織的終期評審。該項規劃研究是國內首次針對城鎮化過程中面臨的物流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寧波城市物流的成功實施,對于中國城市物流的發展,具有典型的示范意義。
1月29日,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新興地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委員崔弼洙博士來我院調研,了解中國的土地改革、城市化建設等方面的問題。院城市化研究所執行所長曾真、交流合作部部長馮月秋與來賓進行了交流。
2月1日,我院召開總結表彰大會。院長樊綱全面總結了2012年研究院所取得的成績,部署了2013年工作計劃。總結大會還表彰了2012年度取得突出成績的部門、員工,以及2002年入院參與研究院建設和發展滿十年的同志。會后舉行主題為“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的春節聯歡會。
2月16日,唐惠建、郭萬達等同志,前往惠州市看望名譽理事長陳錦華同志。錦華同志認真聽取了課題寫作小組6名成員關于各自寫作情況的匯報,并就大家關注的重點問題答疑解難,為下一步寫作工作指明了方向。錦華同志還特意委托唐惠建同志代他向全院員工問好。
2月27日至3月12日,城市化所劉憲法教授一行應臺灣逢甲大學邀請赴臺進行學術交流,對臺灣農地重劃、社區重劃、市地重劃、都市更新、社區活化、小地主大佃農、農村合作金融等問題進行調研。考察組先后到訪臺中、臺南、南投、彰化、臺北、宜蘭等地,劉憲法教授還在逢甲大學進行了題為“中國大陸土地制度的基本框架”的學術講座。
3月3日至9日,應“臺灣公益游學”項目組的邀請,院城市化研究所考察組赴臺深入了解臺灣非營利組織的政策法規、組織機構、資金募集、專業服務、人力資源、社會監管等各方面狀況,考察組實地考察了臺北、新北、嘉義、南投、高雄、屏東等地的9個非營利機構,對臺灣非營利組織的規范化、專業化、社區化、全球化的特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成果頗豐。對我院在研究咨詢過程日益增加的社會建設、公民教育等問題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3月5日,東莞社會建設研究院院務委員、東莞市社工委專職副主任盧壽維,東莞社會建設研究院院務委員、中共東莞市委黨校副校長楊石光等一行8人來訪。常務副院長唐惠建等接待來賓,并介紹了我院的組織形式、課題項目管理等工作制度,雙方進行了友好和深入的交流。
3月7日,英國駐華大使館經濟與貿易政策參贊魏百林女士等一行五人來訪,了解深圳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戰略發展規劃的相關細則。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向來賓介紹了前海的近期政策措施,并對人民幣跨境貸款,前海金融業創新與突破等問題進行了解讀。
3月26日,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復旦大學文化建設委員會及新聞學院在復旦大學聯合舉辦綜研基金•第三屆(2012年度)中國軟科學獎成果報告會。報告會邀請了第三屆中國軟科學獎得主馬軍先生就其獲獎成果“中國水污染地圖數據庫”進行演講,并同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蕭思健、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唐惠建、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軟科學獎評委秦朔,及到場師生交流互動,國內20多家主流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道。
3月27日,美國加州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前加州核桃市市長林恩成先生一行5人訪問我院,副院長武良成和培訓中心主任陳漢周與到訪嘉賓座談交流。會談就雙方在政府官員培訓、商業行政培訓、家族企業研討會、家族企業講習班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并簽署了“家族企業傳承培訓項目”合作意向書。
4月2日,由院學術評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馮蘇寶帶隊的七人考察團訪問英國查塔姆研究所(皇家事務研究所)。該所世界經濟研究部主任保拉•蘇巴基及相關研究人員接待了我院同事,并詳細介紹了該所近期研究重點。馮蘇寶教授對深圳前海的金融改革及人民幣國際化問題進行了介紹和分析。雙方研究人員還進行了積極互動。
5月5日至17日,為充分借鑒中國通過設立經濟特區促進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埃塞俄比亞聯邦政府決定在其國內設立特殊經濟區,并邀請中國專家代表團現場咨詢指導。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由中國開發區協會、我院區域發展規劃所、蘇州工業園等單位組成的聯合專家組,赴埃塞俄比亞進行首次調研活動。中國開發區領導擔任聯合專家組組長,我院副院長曲建擔任副團長,區域發展規劃所劉容欣所長被聘為項目專家。該項目的承接和實施為我院創新合作方式、拓展項目來源、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創造了良好條件。
5月28日,院名譽理事長李灝、深圳市副市長唐杰與來源訪問的香港大學代表團座談。代表團成員包括香港大學經濟系教授許成鋼、前副校長王于漸,以及港大中國與全球發展研究中心的人員。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發改委副主任蔡羽,建科院院長葉青分別就前海發展情況、龍崗國際低碳城和綠色建筑理念向來賓進行了介紹。雙方還就深港合作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5月,深圳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委托我院開展《深化大部制改革,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課題研究,由馮蘇寶教授牽頭的課題組已進入全面調研的階段。深入分析政府、市場和社會的相互關系以及進一步推進政府轉變職能所面臨的問題,為深圳市委決策提供科學、客觀的依據。
6月5日,北部灣(廣西)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雄昌等一行六人來訪。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張建森、張玉閣、劉斐等研究人員向來賓介紹了前海在金融、管理、產業規劃、開發模式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同時對北部灣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雙方還就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東盟自貿區等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
6月19日,由我院區域所和中國開發區協會組成聯合項目組,赴臺灣進行工業園區考察交流。在臺灣經濟部工業局官員的陪同下,項目組考察了臺灣云林科技工業區、臺南科技工業區等工業園區,學習了臺灣在園區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同時,項目組還參訪了臺灣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臺灣經濟研究院,開展了學術交流活動,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6月22日,由我院發起的深圳市馬洪經濟研究發展基金會在深圳舉辦了“2013政府工作民間評價論壇”。中國體改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副會長石小敏、深圳市老領導鄭良玉、邵漢青、姜忠以及深圳各界專家學者、專才賢達150多人參加了會議。
6月27日,由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委托我院參與編制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綜合規劃》,獲得深圳市第十五屆優秀城鄉規劃設計最高獎—金牛獎。該規劃由市規土委組織市規劃院、我院等14家國內外專業機構歷時三年完成,并于今年6月27日正式獲得市政府批復并對外公布。它是指導前海建設發展的綱領性總體規劃,為促進前海現代服務業可持續發展和集約高效開發,提供了前瞻、務實、可行的綜合性規劃總體方案。
6月27-7月3日,根據市政府的要求,在市金融辦的指導下,由我院承辦,深圳證券交易所、平安銀行、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等機構支持的2012年度“深圳金融中心發展峰會暨深圳金融中心推介活動”在美國紐約、華盛頓和加拿大多倫多舉行。
6月,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中心接受深圳地鐵集團關于開展《地鐵產業金融研究》的委托并啟動相關工作。項目將圍繞如何更好通過“產融結合”的方式提升深圳地鐵集團資金資源的利用效率來展開,這對于深圳地鐵集團的長遠發展乃至我國整個地鐵產業的發展以及民生福利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0月3-4日,由我院參與協辦的“第五屆世界華人經濟論壇”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出席了會議,并以“中國經濟觸底反彈及長期趨勢”為題發表演講。論壇由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舉辦,主題為“全球經濟合作關系:掌握契機,銜接東西方”。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柴璽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領袖及智庫代表約500人參加了會議。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向我院頒發了“世界華人經濟論壇支持機構”榮譽獎。
10月10日,由我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承擔的《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前海南方運營基地項目商業計劃書》編制工作,通過委托方評審。項目對中國航油前海南方運營基地項目的政策及產業背景、項目必要性、產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進行了全面評估,我院還將繼續在后期項目申請過程予以支持和協助。
10月19日,“農民工早退:理論、實證與政策”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在我院召開。2012年,在深圳市綜研軟科學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將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作為院年度公共政策重點研究課題,并由院長樊綱和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牽頭,歷時一年完成該項研究成果。來自內地和香港地區的二十多家媒體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10月20日-23日,我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王國文所長參加在丹佛舉辦的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的全球年會,與全球頂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深入交流,總結50年發展歷程,探討行業最新趨勢。
11月5日,“2013綜研基金•中國智庫論壇暨綜合開發研究院北京年會”于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以“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與挑戰”為主題,共同研討全球化新格局下與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以及全方位推進改革的背景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領域與路徑。來自研究機構、大專院校、NGO和媒體代表約100余人參加本次論壇。
11月6日,第四屆(2013年度)中國軟科學獎在北京由樊綱教授揭曉。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沈德詠、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分別憑借《我們應當如何防范冤假錯案》、《從資源稅改革和電力改革看全局》榮獲本屆中國軟科學優秀成果獎,名譽理事長陳錦華、李灝,理事長項懷誠馬蔚華等為獲獎者頒獎。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唐惠建、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軟科學獎評委秦朔分別主持頒獎典禮。
11月7日,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參與編制的《深圳海洋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經深圳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該報告作為首個“過會”的未來產業規劃,提出了“以海洋科技發展為支撐,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優先發展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設備、郵輪游艇等產業,著力培育海水淡化、天然氣水合物、深海礦產、海藻生物質能等海洋資源利用產業。”
11月15日,主題為“深港合作與思路創新”的第七屆“深港合作論壇”在深圳舉行。本屆論壇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深圳經濟特區研究會我院聯合主辦,近100名來自深港兩地的代表出席了論壇,就深港教育產業合作,回收產業、綠色產業、能源合作,深港醫療服務合作等問題。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深圳市政協副主席王毅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
11月16日,參加“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廣州論壇的部分中外嘉賓一行30多人專程來深參訪我院。在李津逵、馮月秋等的陪同下,中外嘉賓參觀了院展覽室,深入了解了我院的創辦背景及發展歷程。在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城市化所李津逵研究員、曾真執行所長、鄭鑫博士等與中外嘉賓就我國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若干議題進行了交流和互動。
11月,我院《四川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課題組接待了四川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副院長武良成熱情接待了四川省委組織部、四川省發改委、經信委、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研究辦公室的有關領導,并向客人介紹了有關我院發展及《四川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課題的相關情況。
12月6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大會及首屆年會上,我院當選為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單位,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當選為理事會成員、副會長及經濟專業委員會委員,并主持了年會經濟專題研討。
12月12日,加拿大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柳瑜,駐廣州政治經濟領事陶思德,駐港領事鄧卓能來訪我院,了解前海深港合作區的情況。余凌曲同志向來賓解讀了前海的相關政策與發展,具體介紹了人民幣國際化、深港金融合作及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的相關情況。
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Mthuli Ncube,戰略分析師李晶與我院研究人員進行座談。劉國宏、彭堅等同志向來賓介紹了中國發展經濟特區在政策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建設、軟件環境等方面的經驗,深圳經濟特區30年發展的歷程,以及中國與非洲合作的可能性。
12月26日,第五屆“深圳學術年會高端學術論壇”在我院舉行。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黃益平教授就“2013中國經濟發展分析與展望”發表了專題演講。來自深圳研究機構、金融機構、企業及媒體的23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并同黃益平教授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
根據陳錦華同志的重要批示和項懷誠理事長提出的明確要求,從2013年起,我院將中國開放年度報告作為年度系列重點研究課題,持續跟蹤,力爭形成我院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一個品牌。2013年由樊綱總負責,郭萬達具體負責協調、整合全院研究力量編制完成《2013年開放年度報告》,該書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
2013年,我院啟動了研究咨詢的案例研究工作,借鑒國際一流研究機構的經驗,結合既有研究咨詢項目,形成系列性叢書公開出版。經多次會議研究討論,提出以“五年規劃案例研究”為今年案例研究重點。主題為《五年規劃編制的經驗和教訓—基于地方視角的案例與分析》,預計2014年中旬定稿、出版。
2013年,我院參加深圳市委、市政府2013年度的三項重大調研課題,分別為市府政研室牽頭的“進一步增強深圳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功能”;市科創委牽頭的“大力加強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建設”;以及市委政研室牽頭的“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
2013年深圳市政府定向委托我院五項重大研究課題,分別為“全國十大城市經濟發展跟蹤研究”、“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研究”、“世界主要城市轉型路徑研究”、“人民幣國際化與深港合作共建全球性金融中心”、“世界能源革命前瞻研究”。11月20日,由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組織評審專家對以上項目進行中期評審。
2013年我院共舉辦12期“銀湖沙龍”,涉及“美國教育的未來”、“二戰歷史的‘國家記憶’”、“村莊的精神之民間信仰與崇拜”等話題。“銀湖沙龍”民間學術交流平臺一直得到社會各方人士的積極支持和參與.為構建和諧社會,盡到一定的責任,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7月15日,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主持召開年輕研究人員座談會,與年青研究人員進行互動交流。加強提升年青研究人員的研究能力是我院2013年的工作重點之一,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年輕研究人員對未來發展規劃,以及對院相關配套政策的意見和建議。
7月19日,“2013第五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 5):走進大連”新聞發布會在我院舉行。發布會由郭萬達常務副院長主持,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建森做指數專題報告。此次發布會還邀請了本期指數主題城市的嘉賓—大連市政府副秘書長、金融發展局局長曹煦就大連金融中心做了詳細介紹。本期指數已是連續第五年發布,吸引了來自內地和香港地區的二十多家媒體前來采訪,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7月26日,新加坡駐廣州領事謝婉婷女士來訪我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副主任研究員于珺接待了來賓,并介紹了廣東省與港澳在經濟和社會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包括粵港澳合作的相關政策和重點項目。對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和廣州南沙三個地區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并從經濟學者的視角分析了前海的招商環境與發展前景。
8月7日,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交流合作部部長馮月秋訪問澳門基金會,并同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博士、行政委員會秘書長曹晉鋒、資助暨合作廳廳長黃棣樂進行了座談。吳主席介紹了澳門基金會的運作模式及主要項目,雙方就進一步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達成共識。
8月16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李蘭、人事局副處長陳波、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公管一室副主任田琳琳等一行來訪我院,就“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研究”進行調研訪談。常務副院長唐惠建向調研組介紹了我院基本情況和發展歷程,并就智庫建設問題與調研組成員進行討論。院部門負責人馮月秋、鄭宇劼、劉瑞等同志參加了座談。
8月21日-25日,受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委托,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承擔了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戰略咨詢服務項目的編制工作。課題組成員赴吉林長春進行了首輪調研工作,與管委會領導及經開區各部門進行了深入溝通,對經開區現狀、面臨機遇、發展問題、未來整體戰略等進行了解和探討。
9月2日,非洲開發銀行策略部局長卡皮爾博士一行4人來訪我院,考察深圳在加快中小型企業創造就業、推進城市化工業化、提高勞動力生產力和競爭力方面的成功經驗。代表團希望通過此次訪問總結出非洲國家在推動就業、促進非洲的改造和整合,和全球價值鏈一體化上可借鑒的方法。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接待了來賓,并向來賓詳細介紹和分析了深圳產業轉型與人才結構調整,勞動力培養方式等問題。
9月8日,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原住建部總工程師金德鈞,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資深參事王秉忱等一行5人到訪我院,與我院常務副院長唐惠建、院城市化所和龍華新區大浪辦事處等同志圍繞“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社會建設”進行交流座談。
9月7日至8日,由我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和天津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聯合發起主辦的“第九屆綜合配套改革滬津深三城論壇”在天津召開。論壇的主題為“綜合配套改革:轉型與創新”,來自國家有關部委,天津、上海、深圳三地,以及重慶、湖南、湖北的近百名代表就改革整體設計與基層實踐、社會建設與管理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與金融創新、新型城鎮化的改革與創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司長孔涇源出席論壇并作主旨報告。
9月13日,新任加拿大駐廣州政治經濟領事陶思明(Stephen Doust)對我院進行了禮節性拜訪。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接待了來賓,并介紹了我院的基本情況和重點研究領域。雙方對今后開拓智庫合作網絡達成了共識。
9月21日-23日,第二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在深舉行。我院是本屆慈展會國際合作和港澳臺展區及其研討會的承辦機構。國際合作和港澳臺展區作為首次亮相展會的展區,廣邀來自國內外及港澳臺地區的公益慈善領袖、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就方興未艾的中國現代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及如何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進行腦力激蕩。研討會以“創新慈善發展,助力社會建設”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內外220家機構的近400名代表參會。
9月24日,受深圳市政府委托,我院公共經濟與組織創新中心全程組織研究和編制完成的“深圳國際生物谷總體發展規劃”的工作,在深圳市五屆九十三次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并得到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
9月27日,我院城市化所對湖南省長沙縣金井鎮黨政干部、村支兩委進行了以“美麗鄉村”為主題的發展思路宣講,將“湖湘風情的鄉村都市”這一理念進行了系統說明,引起了巨大反響。
9月,我院劉魯魚博士被深圳市規劃國土委評為深圳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個案修改評審專家,劉魯魚博士多次主持和參與深圳市城市發展的重大規劃項目和片區地塊發展規劃項目。
7月5日,成都市經濟信息中心(研究院)主任尹柯等一行四人來訪,常務副院長唐惠建等接待來賓,向他們介紹我院機構設置、科研成果管理、內部激勵制度、研究咨詢等業務開展情況。雙方還就研究成果的對外宣傳推廣和編輯出版等業務進行友好交流,就我院與成都市經濟信息中心(研究院)加強信息交流和業務聯系,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達成共識。
7月10日,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市委常委、秘書長,副市長唐杰等市領導來我院調研指導工作。王榮書記聽取了樊綱院長關于研究院發展和研究咨詢業務進展情況的匯報,與參加座談會的研究骨干互動交流,最后做重要講話。王榮書記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研究院二十多年來為深圳乃至國家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極出謀劃策所取得的成績,并對研究院的改革發展提出了幾點希望,表示深圳將繼續全力支持,營造良好環境條件,促進研究院實現更好發展。市委副秘書長樂正、呂玉印陪同考察,我院常務副理事長姜忠、院務班子成員及部分研究骨干參加了座談會。
9月,受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委托,我院承擔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報告的編制工作。本報告是商務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30周年發展報告》的重要子課題。報告系統研究和總結了我國開發區的發展歷程,結合國內外先進園區的開發經驗,提出了“第四代開發區”的發展特征及實施路徑。“第四代開發區”將作為我國未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方向。
6月,受深圳市財政委員會委托,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完成的《深圳市2012年企業所得稅調查分析報告》,被財政部評為“2012年度企業所得稅稅源調查分析優秀報告”,并在全國財政系統內予以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