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國文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
近兩年來,在新冠疫情帶來宅家紅利的刺激下,預制菜銷售迎來快速增長,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歡迎,成為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競相追逐的熱點話題,也吸引了眾多企業投資布局。據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的數據,2022年全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預計達到4100億元,未來5年內有可能達到萬億元規模。
瞄準青白江得天獨厚的物流優勢,“四川吉選”和“盒馬鮮生”率先在成都國際鐵路港布局供應鏈產業,通過分別打造智慧冷鏈中央廚房產業基地和盒馬西南供應鏈運營中心,在成都的預制菜賽道上占領了一定市場。緊隨其后的是天府余氏東風冷鏈物流基地項目的加入,再次驗證了“蓉歐+”、“自貿+”對產業聚集的吸引力,也再次驗證了創新科技與供應鏈融合發展、拓展產業新賽道的驅動力。
依托陸港主樞紐,重構開放產業集群,是青白江構建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戰略選擇。鐵路港以及班列的開行,為制造業提供了低交易成本條件,成為產業進入的比較優勢。而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服務,潛入到制造業的所有環節之中,使技術與流程深度融合,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創新。這一點,從吉選和盒馬的案例可以得到明顯的驗證。這兩個案例都不約而同地冠以“供應鏈”的名詞,實際上是把供應鏈流程完整注入到“預制菜”行業,實現了采購、冷鏈、倉儲、中央廚房、生鮮加工、城市配送、研發、特色川菜及后勤保障的一體化,再加上數字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到供應鏈全過程,造就了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預制菜產業鏈。
可以預期的是,青白江搶占預制菜新賽道,必然會形成新一輪創新發展熱點。鐵路港的物流優勢與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尤其是面向“一帶一路”的中試產業基地的加快推進,必將會結出累累碩果。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