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k4uk"></center>

    灣區評論|劉雪菲:從中國香港與新加坡財政預算案看兩地發展模式和路徑的異同

    作者:劉雪菲

    時間:2025-03-04 10:58

    25391

    QQ20250306-111056.png

    近日,新加坡與中國香港先后發布最新年度財政預算案。作為高度外向型經濟體,在全球不確定性和經濟下行風險背景下,兩地均通過具有前瞻性的財政預算案應對挑戰并謀劃未來。中國香港預算案以穩定和務實為基調,聚焦經濟韌性提升和財政整合,推動產業升級;新加坡則通過多元化稅收政策和創新支持措施,激發整體經濟動能。兩地在發展方向上高度重疊,但具體路徑和政策發力點各有側重,展現出不同的發展模式和策略選擇。

    一、財政預算案中的收入結構分析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于2025年2月26日發表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闡述了在經濟形勢充滿挑戰的背景下,未來一年的財政政策。預算案顯示,香港特區政府本財年赤字為872億港元,預計下年度赤字為670億港元。面對財政赤字壓力,港府著力增強經濟韌性,管控公共開支并適度開源,預計到2028/29年度才能恢復財政盈余。從具體收入細項看,2021-2026五個財年數據顯示,港府利得稅從1,267億港元增至1,922億港元,年均增長8.7%,反映出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及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市場的關鍵角色,企業盈利韌性較強。然而,房地產市場的調整與土地拍賣活動的減少,導致政府地價收入從976億港元下降至210億港元,降幅高達78%。印花稅從920億港元波動下降至676億港元,也體現出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資本市場與樓市交易的周期性收縮。

    QQ20250306-111132.png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財政收入結構更加多元化且具有較強的抗周期能力。根據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2月18日發表的2025財政年度預算案聲明,政府經常收入連續第五年增長,并連續兩年實現財政盈余(詳見下圖左)。2025財年,公司稅、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是主要收入來源(詳見下圖右),其中消費稅因稅率上調貢獻了11億新元的穩定現金流。此外,新加坡從2024年起分階段大幅上調碳稅,推動關稅、國產稅及碳稅收入大漲17.1%,成為所有稅收類別中增幅最大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的凈投資回報貢獻是其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主要來自國家儲備金的投資回報。國家儲備金由金管局、政府投資公司(GIC)及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管理,政府將三家機構最高可達50%的凈投資回報納入財政收入框架,進一步增強財政穩定性。

    QQ20250306-111229.png

    總體而言,中國香港的財政收入多依賴金融和地產相關稅收,近年受外部經濟波動影響較大,而新加坡則通過多元化稅收結構和國家儲備金投資回報,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財政韌性。

    二、從預算案支出看未來發展重點和亮點

    1.科技創新。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都重點布局人工智能,在推動產業發展上各有側重。中國香港更注重科技研發與國際合作平臺的建設,預算案提出推動中國香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匯聚地,并預留10億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此外,政府計劃加速北部都會區發展,重點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及新田科技城建設。新加坡則通過稅收優惠與資本市場激勵加速技術應用和企業落地。新加坡則在2025財年預算案中推出了一系列針對科技行業的扶持政策,包括全球創業者計劃、資本市場激勵措施和私募信貸發展基金。政府繼續提供50%的公司稅回扣,并撥出最多1.5億新元推動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協助企業轉型中更好利用AI技術。同時,瞄準生物醫藥和半導體等優勢領域,如政府建設新的國家半導體制造設施進行原型制造和測試。新加坡政府計劃為國家生產力基金(NPF)追加30億新元,用于支持企業在創新和生產力提升方面的投資。

    2.資本市場。新加坡通過私募信貸基金和稅收優惠政策,著力提升對高成長企業的融資支持,注重資本市場的活力和吸引力。如,設立10億新元的私募信貸發展基金,支持本地高增長企業獲得更多融資途徑。此外,符合條件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可享受企業所得稅豁免及優惠稅率等激勵措施。中國香港則側重于提升金融生態系統和市場效率,推動金融創新,涉及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交易及風險管理、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與內地和國際的“互聯互通”、大宗商品發展以及財富管理等領域,提出促進海外企業和特定產品融資、提升上市及市場效率、推動金融創新等舉措。

    2.文化產業。政策目標群體側重點不同,新加坡推出“文化通行證”計劃,年滿18歲的新加坡居民可獲得100新元用于參與本地藝術與文化活動,預計惠及300萬人,降低文化藝術參與門檻,推動本地文化產業發展,鼓勵大眾參與文化活動,推動文化消費,而中國香港則更側重于通過大型文化活動和文創項目推動國際化和高端創意產業的引入。香港則計劃于2025年舉辦第二屆“香港演藝博覽”,并繼續利用“文化藝術盛事基金”吸引國際大型文化活動。此外,政府將支持超過30個文化知識產權項目,推動文創產業進一步發展。

    3.綠色經濟與航空運輸。新加坡2025財年預算案向樟宜機場發展基金新增50億新元,建設第五航站樓,落成后機場運力將提升50%,通過大規模的機場擴建計劃和綠色航運措施加強其全球航空樞紐地位,而中國香港則通過恢復疫情后航空流量并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應用,加速綠色轉型步伐。中國香港航空業已展現出強勁復蘇勢頭,2024年1月中國香港國際機場的飛機起降量按年增加17%至33,660架次,為疫后最高。中國香港機場三跑道系統已于2023年底啟用,未來計劃利用機場島及鄰近土地和海域,發展集高端商業、藝術、旅游及休閑活動于一體的新亮點。中國香港亦落實《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推動在中國香港國際機場應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助力中國香港成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

    三、發展模式和路徑分析

    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作為高度外向型經濟體,在全球不確定性和經濟下行風險的背景下,均通過務實且具有前瞻性的財政預算案應對挑戰并謀劃未來。兩地在發展方向上雖有高度重疊,但具體路徑和政策發力點存在一定差異。

    中國香港正處于經濟發展動能與增長范式轉型的關鍵階段,更聚焦于財政整合和產業升級,注重平衡“開源”與“節流”,在鞏固金融、地產等傳統優勢的同時,著力推動產業升級與北部都會區建設,以穩定和務實的基調推動改革創新,強化財政整合以鞏固和提升優勢產業競爭力。新加坡強調全面動能激發,其預算案側重于挖掘整體經濟動能,通過本地企業所得稅回扣、漸進式工資補貼計劃,疊加對科技、勞動力的定向扶持,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勞動力素質,形成更具韌性的經濟發展生態。

    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前沿科技領域,兩地均將其視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新加坡通過“企業計算能力提升計劃”投入1.5億新元支持,直接降低企業技術應用成本,政策精準扶持與執行效率值得借鑒;中國香港打造構建國際化產學研平臺吸引高附加值企業與人才。中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與中國內地聯動優勢顯著,但在創新生態建設上亟待補強,可借鑒新加坡的產業政策執行框架;新加坡創新生態建設上表現突出,但在市場規模和資本輻射力上(2024年僅4宗IPO,為近10年最低點)著力突破局限。財政預算案透露出不同的發展模式,兩地在競合發展中呈現互補空間,各有所長,應相互學習借鑒。

    ()

    推薦閱讀

    • 綜研觀察

      澳門回歸25周年系列① |做好“小+”大文章 2024-12-16 11:14
    • 綜研觀察

      美國總統大選:“新貴”與“老錢”的較量 2024-11-07 15:51
    • 綜研視點

      灣區評論|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服務國家戰略,深化區域合作 2024-10-17 14:52
    • 綜研觀察

      “游戲+文化”何以同船出海 2024-08-21 15:37
    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让韩|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久久成人精品|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久久无码av三级|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婷婷|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少妇一级婬片免费放 |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一本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老熟妇| 久久不射电影网| 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思思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久久久久国产|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