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k4uk"></center>

    灣區評論|劉國宏:“深圳-香港-廣州”創新軸帶已基本成型,未來要更注重內生激勵機制

    時間:2024-04-01 15:14

    38421

    QQ截圖20240408152525.jpg

    3月29日,“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廣東省圍繞制造業領域高質量發展進行了重點介紹。其中,科技創新再成焦點。

    “我們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把加快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廣東的戰略之舉、長遠之策。”發布會期間,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介紹,廣東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國的1/8,2023年,廣東省研發經費投入4600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39%。

    在此背景下,廣東科技創新還存在哪些短板?如何依托特殊地緣與外資大省的優勢,協同港澳甚至國際科創資源共同支撐“制造業當家”?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圍繞這些問題專訪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他認為,“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目前已初步成型,未來要更加注重其內生激勵機制,重視基礎科研力量布局,設置更多真正運轉起來的產學研載體平臺,加強“集”的動作,最終帶來“群”的效果。

    QQ截圖20240408152553.jpg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

    一、加大基礎科研投入力度

    南方財經:在發布會中,廣東再次強調“科技產業互促雙強”,日前提出的未來產業也對顛覆性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廣東應如何改善原始創新短板?

    劉國宏:目前,廣東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超過了3%,這個數值已經高于了美歐發達國家水平。這意味著廣東省的研發投入總體強度已經不錯。

    但從結構上來看,創新依照目的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以求知為目的的基礎科研和以實用為目的應用創新,廣東在后一類的投入、產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而在前一類仍存在短板,總量和結構都有不足。

    此外,基礎研究和應用創新之間也應當存在緊密的聯系,目前大灣區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同高校、科研機構合作獲取基礎科研支持的重要性,但就合作的密切和廣泛程度而言,廣東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間。

    因此,我建議,首先要加強對基礎科研的投入力度,提升投入比重,特別是保障高校院所的科研發展;其次,對基礎科研投入資金的應用要采取靈活適度的方式,避免過度項目化和功利化,為原始創新的突破提供良好的氛圍。

    最后,要支持優秀企業申請、承擔國家級或省市級科研項目,對不同主體主導的重大項目在獎勵、認定方面要一視同仁,消除隱性或顯性的歧視,這樣才有助于高校與科研機構的人才愿意參與到企業主導的項目中。

    上午的發布會上,廣東省也提出,將把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專項中由企業主導的項目比例提高到80%以上,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南方財經:2023年,廣東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的32.7%,若加上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這一比重將超過六成。目前廣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的規模、結構等還有哪些短板待改善?

    劉國宏:從這一數據可以推斷出,目前全省的生產性服務業占比大約為三成,這同美國、歐洲、日本等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大力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十分必要,其能同制造業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并賦能制造業價值鏈提升。

    從結構來看,目前廣東省尚有4類生產性服務業需要發展。

    首先,在金融服務領域,國內的風投創投往往呈現規避風險的特征,機構更偏好低風險、能快速兌現的項目,不愿意投資長線項目;同時,國內的財富積累仍有待提升,相比于“錢生錢”,很多投資人更傾向于隔代傳承,將財富留給后代。

    其實,廣東省的民間財富集聚量是有優勢的。接下來,政府可以先行先試探索對民間風投創投機構給予更多稅收等優惠,讓我們的風投機構敢投風險產業。

    第二類是科技服務業,尤其知識產權服務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長期以來,各地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發展成效都十分有限,原因就在于缺乏大量的知識產權經營主體,只有這一群體出現,知識產權才能更好定價;知識產權的立法配套也有待完善。

    第三,信息服務業尚不成熟。只有信息服務業充分發展,數字經濟時代才會真正到來。特別是,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發展對于中小制造企業數智化改造升級有重要意義。目前,廣東大多數互聯網平臺仍集中在銷售端,接下來要培育更多大型云服務平臺,實現從銷售端到制造端、原材料供應的閉環。

    最后,法律、會計、評級、咨詢等專業服務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以“集而有利”發揮科創資源效益

    南方財經:“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已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二。廣東應如何更好利用好這一優勢資源,真正發揮其集群效益,提升區域創新能力?

    劉國宏:目前,“深圳-香港-廣州”創新軸帶已基本成型,接下來要順勢而為,特別是要加強基礎科研力量的布局,加強“集”的動作,帶來“群”的效果。

    同時,在集群化發展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注重其內生激勵機制。集群一定是“集而有利”才能釋放集群效應,純粹依靠強制或資金堆砌起來的集群是不可持續的,必然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恢復四分五裂的局面。

    不久前,我去深圳先進院的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調研,發現其已經建成了一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體系,集合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欣欣向榮的初創企業、大量的公共實驗室,不同個體的需求在這里都能夠得到滿足,促進了多元科學資源的集聚。但目前不少孵化器或產學研載體只是依靠外力集結而成的,沒有真正理解不同主體的需求和共同利益,因此沒有辦法真正運轉起來、發揮作用。

    因此,我們可以在“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中鼓勵更多產學研合作載體的搭建,使創新創業者、投資者都能夠在集群中找到自己的生態定位。

    最后,要完善各類服務保障,加強公共交通、保障性住房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這條軸帶上,形成政府搭平臺、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合力。

    南方財經:去年,廣東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過5780億美元,占全國的1/5。今年,中國全面取消了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這對廣東意味著怎樣的機遇?如何實現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與利用好國際科創資源之間的平衡?

    劉國宏:廣東既是制造業大省,又是外資外貿大省,放開制造業領域外資限制對廣東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發展機遇。

    一方面,這有利于在重點領域吸引更大規模的外資進入,加強“制造業當家”的戰略導向;另一方面,隨著更大規模外資的進入,廣東也能夠匯集全球人才。

    過往經驗顯示,外資對于技術的交融、擴散有重要推動作用,對我們攻克“卡脖子”技術也大有裨益。例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的引入就對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催化效果,加速了相關技術、產品的迭代速度。創新絕不能“閉門造車”,否則會影響整個市場的效率和能量。

    要平衡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我認為要規避“大而全”“高大上”兩個傾向。

    首先,“大而全”既不經濟,實際上也并不可行,可能會導致多而不精,降低整個鏈條的運作效率和競爭力。我們要打造一個強競爭力的產業鏈,應該選擇并聚焦到優勢領域并將之做到極致。

    其次,要避免過去追求“高大上”產業。從財稅收入結構來看,傳統高科技產業需要政府進行更多扶持、補貼,而稅收的主體卻往往來源于一般技術產業領域。忽視后者的發展可能不利于整個產業生態的運轉。也應當注意到,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工廠,通過智能化改造,傳統產業也能成為重要科技創新場景。(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封面圖由Veer提供)

    ()

    推薦閱讀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久久精品男人影院|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完整版| 久久伊人影视|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99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2024|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97|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久久高清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 久久99精品国产|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3| 九九久久自然熟的香蕉图片| 欧美噜噜久久久XXX|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人人狠狠综合88综合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华液|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久久艹国产|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久久经典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