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6-15 10:18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這是6月13日深圳市介紹該市貫徹落實《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相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委常委、秘書長、改革辦主任鄭紅波再次提及的一句“經典”話語。
改革開放,天然地與建立45年的深圳經濟特區相關。與改革聯系最深,實踐最緊密的還得是深圳。
在45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6月1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這被認為是深圳綜改試點2.0版改革清單。
1個總體要求,4方面改革舉措,15項具體事項,《意見》以系統集成的方式部署了一大批含金量高、撬動力強、內涵豐富的重大改革舉措。深圳為何要勇闖深水區?改革劍指哪些硬骨頭?破局之路如何走?南方+對話多位權威專家,深度解析這份攸關中國改革開放下一程的戰略部署。
一、為何改?警惕“內卷化、官僚化”,破局突圍正當時
“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意見》開篇的三個“更高”,被深圳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龔曉峰視為中央在此次《意見》中給予深圳的新使命。
當前,全球局勢波譎云詭。中國以深圳為窗口,向世界宣示了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定力。深圳市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熊義剛一針見血指出:“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深圳必須扛起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超大城市治理的雙重擔當。”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作為一座靠“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走到今天的城市,深圳在任何時候都必須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以高水平改革開放擔起特殊使命、培育前進動力。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院長樊綱用數據說話:過去五年,深圳已形成三批共48條全國推廣經驗,但改革絕非“一次性工程”。當人工智能革命席卷全球、數據要素價值爆發,深圳亟待通過制度創新為新質生產力清障開路。
從率先拍賣土地使用權到打破“大鍋飯”,深圳這座城市的血脈中奔涌著“敢闖敢試”的基因。如今站在新起點,改革再出發不僅關乎特區命運,更肩負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范例”的歷史重任。
龔曉峰表示,特區需警惕“內卷化、官僚化”苗頭,更疾呼:“喪失機遇是最大錯誤,抓住機遇是最大成績,這恰是深圳45年改革史的深刻注腳?!?/p>
二、改什么?三大攻堅戰場 劍指機制藩籬
本次《意見》提出,要將改革利刃首先劈向教育科技人才體制壁壘,此為第一大攻堅戰場?!凹訌姰a學研高效協同是重大亮點?!本C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直言。他表示,《意見》直擊科研體系沉疴,探索科研項目經理人制度賦予技術路線自主權,實施“預算+負面清單”經費管理,對成果轉化試行長周期考核,這些對深圳創新發展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意見》的第二大改革攻堅戰場聚焦金融技術數據賦能實體經濟。
人工智能輔助醫療設備準入、無人駕駛航空器監管創新、源網荷儲商業模式探索……郭萬達注意到,《意見》密集“點名”新興產業。
樊綱特別強調數據要素改革的突破性:“生成式人工智能靠的就是數據”。《意見》要求分級分類開放交通、地理、醫療等公共數據,探索跨境流動機制,他呼吁“要用好世界大數據發展高新科技”。
龔曉峰則表示,深圳需“兩條腿走路”,在打造高端制造業的同時,大力發展金融服務、研發設計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
深港規則銜接構成第三大改革攻堅陣地。
“粵港澳合作的深度廣度前所未有!”郭萬達列舉《意見》的突破性舉措。其中,允許港交所上市的大灣區企業在深交所上市,試點香港涉稅專業人士在深執業,支持對港澳商事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等改革突破性很強。
熊義剛認為:“通過司法、金融、人才流動等規則銜接,必將激活深港要素流動。”他同時指出,《意見》打出了改革組合拳,如擴大粵港澳游艇自由行口岸,深化鹽田港燃料加注結算便利化改革,穩妥擴大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等?!斑@些具象措施,正是‘拓展粵港澳合作新場景新載體’的生動注腳。”熊義剛說。
三、怎么改?改革方法論升級 從單兵突破走向系統集成
深圳再“闖”深水區,新一輪綜合改革試點啟動。深圳綜改2.0版本有何顯著特征?
樊綱表示,新一輪綜合改革試點,既是對上一輪綜合改革試點成績的認可和肯定,也是對深圳委以改革重任的新期望。新一輪綜合改革試點更加注重改革的閉環,從教育、科技、數據等多維度,從高校、新型研發機構、企業等多主體,加強科技創新領域體制機制的改革;更加注重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加強金融、科技、數據的賦能,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動能。
同時,改革路徑設計凸顯系統思維也成為受訪專家們的共同心聲。
熊義剛認為,《意見》已構建三方協同機制:國家發改委統籌協調、廣東省加大放權、深圳壓實主體責任。針對改革風險,文件明確要求建立“重大風險識別機制”,凡需調整法律法規的必須依法報批授權,彰顯“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的底線思維。
在執行層面,龔曉峰呼喚容錯智慧,對創新者多些愛護寬容。熊義剛則強調,做實改革干部激勵,用好人工智能提升政策精準性。樊綱點明深層邏輯。深圳的探索本質上是通過地方試驗降低全國改革風險,“要始終保持銳氣,抓住新問題新機遇。”樊綱說。
從船舶船員便利化服務到跨境直升機飛行試點,從數據跨境流動機制探索到國際商事糾紛“一站式”解決……《意見》在多領域鋪設規則銜接通道,預示著深港協作將邁向深水區。
郭萬達評價:“這已超越單點突破,實現系統性制度創新,是區別于2020年綜改方案的最大升級。當改革從‘單項冠軍’走向‘系統集成’,深圳不僅要當先鋒破壁,更要成為制度型開放的‘標準輸出者’?!?/p>
改革是根,開放是魂,創新是永恒主題。
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深圳堅持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充沛動力、巨大活力。
手握綜改2.0版藍圖,肩負“創造更多可復制經驗”的使命,深圳這座城市的答卷,無疑將檢驗中國改革開放的下一程動能。(南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