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k4uk"></center>

    郭萬達:發展目標跳起來夠得著 深圳今年如何挑大梁?

    時間:2025-02-27 11:39

    27480

    QQ20250303-120113.png

    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當前,深圳這座改革開放的“窗口城市”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民營經濟為基石,努力在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大有作為。

    接下來,深圳如何突破資源約束、保持經濟增長韌性?在人工智能重塑全球經濟格局的當下,深圳又將如何鞏固其全球科創地位?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第一城”,“深圳企業家精神”背后蘊藏著怎樣的發展密碼?2月25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接受羊城晚報專訪,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度剖析。

    QQ20250303-120145.png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香港特區政府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

    一、發展重任在肩,深圳如何沖關?

    【讀報告】

    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0%,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新增就業20萬人,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這些目標綜合考慮了內外部形勢變化和面臨的困難挑戰,考慮了深圳的經濟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體現了“經濟大市挑大梁”的擔當,是“跳起來夠得著”的目標。

    羊城晚報: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5周年。今年深圳靠什么“挑大梁”?

    郭萬達:2024年,深圳以5.8%的GDP增速彰顯發展韌性。工業投資、先進制造業及出口一直是深圳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持動力。2024年,華為實現戰略突圍,年度營收重回8600億元高位;比亞迪全球交付量突破420萬輛,為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面向“十四五”收官關鍵年,深圳正錨定經濟總量四萬億元戰略目標加速沖刺,而這一目標是具備現實實施路徑的。

    在創新驅動方面,深圳此前已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形成顯著的先發優勢。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了6.46%。按照時間分析,五年持續研發投入有望進入成果轉化周期,這意味著一些關鍵領域近兩年或將迎來創新成果集中轉化期,預計將形成顯著的經濟增長極。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加速演進,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或將迎來發展節點,特別是當大語言模型與多模態AI技術深度融合后,技術迭代速度加快,這將為深圳智能制造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在政策賦能層面,當前國家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全方位擴內需,政策“組合拳”將加力,這將對深圳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在外部市場方面,盡管傳統歐美市場份額下降,但新興市場開拓成效顯著,形成明顯的市場替代效應。這種“東方不亮西方亮”的出口格局,有效對沖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二、全球AI競速,深圳如何突圍?

    【讀報告】

    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力競逐人工智能、低空與空天等產業新賽道,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加快算法理論、智算芯片、具身智能、高階智駕、端側輕量化模型等核心突破,打造超智協同、異構融合、訓推一體、普惠泛在的可持續訓力供給體系,豐富發展人工智能終端新產品。

    羊城晚報:人工智能領域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深圳如何在這輪競爭中始終保持創新的活力?

    郭萬達:DeepSeek橫空出世,中國人工智能開發給全球人工智能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但是深圳需要清醒認識到,人工智能本身日新月異,技術演進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大模型領域不斷有追趕者和超越者,可能出現顛覆性突破,先行者優勢可能被快速迭代,競爭非常激烈。同時,人形機器人等終端應用也有自身的進化邏輯,仍處量變階段,核心模型突破尚待時日。此外,技術突破需要形成“三角支撐”——技術持續突破、成本不斷下降、規?;袌鰬茫挥小叭恰毕嗷ネ苿樱粋€大規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才會來臨。

    在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競賽白熱化的當下,深圳突破瓶頸、構筑發展優勢,我覺得有幾點非常重要——

    首先,人工智能還在不斷發展中,基礎研究依然非常重要,不能用靜態的眼光認為“現有技術已經突破”,要構建“動態創新觀”,應持續投入底層技術研發。

    其次,產業創新的核心驅動力在于將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這正是“硬科技”的真正內涵。深圳的“硬科技”實力極強,關鍵在于培育了龐大的工程師隊伍和頂尖的研發實力。華為、比亞迪等科技巨頭正是憑借工程師團隊的持續創新,實現了從理論突破到產業應用的跨越。深圳還要持續推動產業的跨界融合,比如探索核聚變等前沿領域與AI技術的交叉創新。

    第三,在應用層面,人工智能的發展帶來三重治理命題:場景開放度、數據流通性、監管精準性。比如在監管層面,如果監管嚴格,一些企業的應用可能無法落地,投入可能沒有回報;如果沒有監管,就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建議深圳打造包容審慎具有彈性的監管環境,為新技術新業態等預留出足夠的成長試錯空間,形成技術突破與制度創新相互強化的良性循環。

    三、民營經濟騰飛,深圳如何護航?

    【讀報告】

    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打造最好最優創新創業生態。發展兼容并蓄、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工程師精神、工匠精神、投資家精神,促進各種創新創業創造精神深度融合,讓領軍企業喬木參天、中小企業灌木蔥郁、初創企業青苗茁壯,在深圳這片創新沃土上成就更大榮光。

    羊城晚報:企業家,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土特產”。深圳企業家精神背后蘊藏著怎樣的發展密碼?

    郭萬達:深圳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密碼植根于“敢闖敢試、勇于創新”的冒險基因。區別于政府主導型創新和國企創新,深圳企業家以自有資本進行高風險創新,創新活動具有顯著的“九死一生”特征。從比亞迪、華為到騰訊、大疆,這些標桿企業的成長軌跡都印證著深圳企業家們不斷突破技術邊界、市場邊界的創新歷程。即便出現如柔宇科技等未達預期目標的企業案例,總體上仍能折射出深圳特有的試錯包容性——企業家在技術突破、市場開拓和政策支持的三維博弈中,展現著“倒下再起”的韌性特質。

    深圳的企業家精神,不應以企業規模論高低。從全世界范圍來看,顛覆性技術創新更多源自初創企業,成熟企業受制于KPI考核體系,往往在突破性創新方面存在局限。

    同時,不能完全將科學家和企業家割裂。深圳需要構建“雙棲型”創新人才矩陣:一方面培育具有科學家精神的企業家,如任正非、王傳福等技術型企業家,他們深諳科研規律并擅長創新組織;另一方面孵化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家,推動基礎研究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

    在追求創新的同時,深圳企業家群體還應追求工匠精神,體現為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對產品迭代的持續優化,以及對用戶體驗的深度挖掘,構成了創新落地的微觀支撐。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深圳應該持續通過構建規則公平、誠信透明的法治環境,為企業家提供穩定預期。

    羊城晚報:深圳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哪些具有示范意義的實踐成果?如何能做得更好?

    郭萬達:深圳的國有企業,主要聚焦基礎保障領域,承擔機場、港口、糧食儲備、城市交通、能源供應、水務管理等重大民生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在國計民生關鍵領域保持控制力,為城市發展提供基礎支撐。深圳的民營經濟在全市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貢獻了全市約40%的固定資產投資、50%的GDP、60%的進出口、70%的稅收和80%的技術創新。

    深圳一直秉持著“競爭中性”的原則,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具有平等市場競爭地位,兩者錯位發展,保持“民進國優”雙輪驅動,即民營企業持續發展壯大、國有企業持續提質增效。但在具體實踐中,是否存在特定行業領域仍對民營資本實施準入限制?在要素獲取機會與資源分配機制層面,民營經濟主體是否享受同等的待遇?這都是當下應該關注的問題。

    我認為,深圳應該繼續在政策保障方面發力,持續優化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建立透明化資源配置機制,完善民營經濟發展配套政策,為深圳民營經濟的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羊城晚報記者 李曉旭 林園)

    ()

    推薦閱讀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91|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久久电影网2021|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777米奇久久最新地址|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超级97碰碰碰碰久久久久最新| 女同久久|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热|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伊人色综合久久|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